关于情感的认知
一个月前就想记录一下对这个话题的理解和一些新的想法了,直到现在才开始认真记录。如果不强制创造一个写东西的机会,只怕是还要等几个月了。不记录下来,慢慢地就会忘记,后面如果想起来还以为是新的,这种思维的绕圈,想想就觉得痛苦。
不懂与不会
我一直认为大多数人是不懂什么是 爱 的,像我一样。实话说,从小到大,我从没有在自己身边真正切切地感受到 爱,对于单身狗而言,现在关注的这个 爱,自然不是关爱。显然是那个 爱情。我至今也忘不了,在我还是青年的时候,遇到的那次关于爱情无声的辩论。其实想想也不算辩论,虽然各有论点,但没有交互,就不算辩。那还是在14人的大宿舍,正值《非诚勿扰》刚刚开播,14个17岁的少年在午睡前的短暂闲聊里提到了这个至今没有理顺的关于“爱”的话题,打开话题的由头已经被我忘了,只记得一位已经忘了名字的舍友当时似乎无比心酸,“现在哪里还有爱情,没有钱什么都不是,有钱才是王道”。当时的我还是那个只知道死学的傻小子,我默默地回了一句,“爱情是有的,只是你没有遇到”,我反驳的声音极小,只有和我床铺对着的那位还记得名字的舍友诚意满满地笑了,“对,只是还没遇到”。
那时,我们是不懂“爱”的,无论是把爱情和金钱绑定的舍友,还是期待遇到爱情的那个自己。和大多数花+雨季的少男少女一样,那时是不懂爱的。只是一直想法单纯,知道否定,同样知道神圣与美好,对未来还充满希望。
后面遇到了很多相对来说更优秀的人,慢慢确定自己喜欢什么,慢慢知道了什么是喜欢,什么又是爱。知道了什么是爱,却又遇到了一直被忽视的问题,自己原来不会爱,不会展示和表达自己的爱。
这里的不会,大概和很多原因有关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是让我知道了生活的辛酸和不宜,极少出现的爱在混沌的生活里总是不会引入注意,没能了解什么是爱,更不要提学会如何去爱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我没有看完,前几年的成长阶段无时无刻不展现着自己的自卑,缺乏自信让自己不敢去表达,这也是永远学不会的一个原因;和气温吞的性格是适合做朋友的,如果再加上有一些过人的能力,做普通朋友总是不太难,就算非常喜欢,还是会划一条线,把自己隔在线的另一侧,越退越远;犹豫加上不主动,总是错失很多表达的机会,畏首畏尾,早已经不能用单纯来形容。
后来,就算知道了不会的原因,还是没有学会如何去爱。总是有期待,总是猜测对方的想法,总是懊悔错失的机会,却还是相信“如果开始,就走到最后”,又在担忧自己的选择会不会让对方难堪。还没去爱之前,就已疲惫不堪。舍不得放不下,又习惯了一个人思考,一个人生活,像是学英语,一直都没学会。
喜欢的两种解释
喜欢 和 爱 是有关联的,我不相信“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只能算是 喜欢。所有的爱,都是由喜欢过渡来的,即使时间只有几秒。所以,喜欢是前提。
喜欢一个人,我赞同可分为这两种,“真的喜欢这个人” 与 “喜欢和这个人现在的这种关系”。前者是需要对被喜欢的人有很深的了解,知道“他”的很多优缺点,但还是选择喜欢,并且会自发地维护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后者大概是大多数“喜欢”的类型,和某个人现在的关系还算不错,可能“他”很优秀,能够帮到自己,或者自己在“他”面前有展示好的一面的机会,或者可以满足虚荣心,自己也知道,可能换一个人有相同的能力或地位或者和自己的交互经历,自己也会喜欢。
真的喜欢这个人,是有机会转换成爱情的,会美满的哪一种,只是可能会缺少机会。而 喜欢和这个人现在的这种关系,就比较脆弱,因为现实的联系很容易就会断,联系断了,关系也会慢慢变化,喜欢也会慢慢消失。第一种喜欢很大程度上会越来越喜欢,程度只增不减,除非知道自己永远也没机会再喜欢下去了。
现实可给的希望
这原本是三月的想法,八月才最终理出来,有时候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有太多可能。如果加上了自己的条件,经过筛选,符合促成爱情的选择已寥寥无几,还是要把握好机会。对着床铺的那位兄弟和他女友最近终于要将五年异地的爱情拉的更近一些了,似乎也快修成正果了,这是一个好的苗头。
爱情是有的,总是会遇到的。
评论